小學教學活化 畢業需通過海泳

2008/11/07 報導記者:蔡志恆

小學教育是人格養成最重要的階段。

基隆市和平國小因為靠海,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,都要接受海洋教育課程,認識濱海植物還有海洋生物,如果想畢業,還得通過海洋游泳的課程。

在和平國小如果想拿到畢業證書,就得游完五、六十公尺的海泳,接受表揚。

這是位在基隆和平島的和平國小,特有的海洋教育課程。

從一到六年級,有一連貫完整的海洋教育課程,這也讓每個小學生,幾乎都可以當個小小導遊,這樣的課程規劃,今年更獲得教育金質獎的榮譽。

教室裡的佈置,滿滿都是學生自己動手做的魚類美術作品,從圍牆上的漂流木,到課表上的裝飾,還有教室裡生動活潑的海洋生物製作,全都跟海洋脫不了關係,教學融入生活,也讓學生更親近自己居住的這片土地。

新聞來源:台視新聞

守護海洋扎根 優秀教案獲獎

陳祥麟/臺北報導 

「大海,美麗的大海,像一床魚兒的棉被,魚兒在海裡玩耍……」這是花蓮縣港口國小學生的集體童詩創作。教師潘反娥設計「海大學問大──五花八門的潮間帶生物」教案,獲得金車教育基金會海洋教育教學成果教案甄選第一名。 

昨天舉辦海洋臺灣研討會,並頒獎表揚入選教案甄選前三名教師。

獲得第一名的潘反娥帶著學生到潮間帶觀察生物,發現學生離海很近,卻對海很陌生,於是她帶領學生反思阿美族人與海洋的關係。 

獲得第二名的苗栗縣大埔國小教師林鳳春,看到學生參加海水浴場改建為殯儀館的抗議活動,很感動學生能為捍衛家園的自然生態努力,設計了「蚵畫明天,守護家園」教案。 

第三名是基隆市和平國小教師陳建銘設計的「基隆海之戀」,他帶領學生共讀《太平洋大冒險》,並到和平島體驗海洋之美等活動。

新聞來源:http://www.mdnkids.com/info/news/content.asp?Serial_NO=59163

金車基金會海洋種籽教師計畫成果教案發表

圖說:教案得獎教師基隆和平國小陳建銘老師(右一)、苗栗大埔國小林鳳春老師(右二)、花蓮港口國小潘反娥校長(左一)。

金車教育基金會主辦,本台協辦的「海洋台灣」研討會今天發表海洋種籽教師成果教案的得獎名單, 由花蓮縣港口國小潘反娥校長、苗栗大埔國小林鳳春老師、基隆和平國小陳建銘老師獲選為前三名,透過豐富的教學,讓學生認識生長的地方,面對海洋與生活的關係。
面對廣大的海洋,孩子可以學習到甚麼?花蓮縣港口國小有百分之九十三的阿美族孩子,潘反娥校長說,海洋是孩子天天接觸活動的地方,再熟悉不過,潘校長帶領孩子實地走訪石梯坪潮間帶,希望透過教學讓小朋友重新體會習以為常的海洋環境,學習永續利用海洋的天然資源。

苗栗縣大埔國小林鳳春老師的教案,藉由「海水浴場改建殯儀館」的新聞事件,引起學生對於認識「崎頂海水浴場」海邊生物的興趣,也探討環境破壞對當地海邊生物所造成的傷害。

基隆和平國小陳建銘老師表示,一開始的想法是希望讓小朋友思考海洋的基隆有甚麼,藉由繪本、閱讀、踏查、神遊、戲劇的方式,讓孩子從海洋中了解到基隆的蛻變。

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,這次參選的教案非常多元,甚至還有英文教案,所有教案的內容都會在網路上供大家參考。
(2008/11/29 下午 06:25:32 張毓芹)

千疊敷

豆腐岩地形
岩石常年受海潮侵蝕
變成一塊塊方型的岩石
遠望像一片片梯田散布

青苔、透抽水餃



苔為潮間帶產物,含有豐富的碘,冬季是盛產期,來和平島,可來一嚐青苔水餃的美味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八尺門魚市

(這裏有新鮮的現撈漁貨)

(當地漁民和相關行業者,沿著八尺門港灣的路邊,販售魚貨。)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天后宮



天后宮,原名大雞籠港口天后宮,相傳於明朝萬曆年間(西元1573-1620),和平島地區海盜很多,明朝崇禎年間(西元1628~1644),華南貨船入泊,船上媽祖停駐和平島,住民築草寮於城背尾(即聖薩爾多城)一帶奉祀。


歷史記載清乾隆12(西元1747),和平島上各姓宗族,選擇面向西南的媽祖婆印石處,建大雞籠港口天后宮;為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,主祀湄洲媽
祖,嘉慶元年(1796),擴建天后宮,道光二十九年(西元1849),社寮媽祖諸神靈佑安、海水澄清,各姓宗親隨重修殿宇,並書匾「海波不掦」以記;清將劉鴻銘上奏巡撫書匾「迥波嶼岸」,以相呼應。一般推斷此廟應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。


此廟的結構部份,由宜蘭師父陳阿屘建成,而木雕部份則由民俗大師黃龜理與另一宜蘭師阿土分場所完成,故天后宮左右兩邊的格局雖然對稱,但仔細看,線條與氣勢上卻有不同的風格。

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
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社靈廟


王爺公是海濱漁民常供奉之神靈,在瘟疫流行時,居民製造「王船」船上乘載各種生活用品及雞羊等祭品,然後放在海中任其漂流以驅逐瘟疫,相傳王船所到之處,會蔓延疾病,人們因懼怕而加以供奉。社靈廟又名三府王爺廟,該廟側供王爺船一艘,社寮漁民聚落成村時,即有供奉,以佑海上平安。

檢視較大的地圖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浮雲寺


浮雲寺為島上唯一的佛教寺廟,主祀觀世音菩薩,仍由土塑而成,雖只有一到一百年的歷史,法相莊嚴且信徒皆認為很靈驗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社尾福德宮



社尾福德宮原名為「城仔背頂福德宮」,「城仔」指的就是昔日西班牙人所建的聖薩爾瓦多城,在今中船廠內,原來的小福德宮就在小山崙上,其四周皆為淺灘。主祀福德正神。現社尾福德宮,是1983年,在中船的同意下重建。
老一輩有此一說:自古社頭、社尾便各有一間福德宮,據說這樣島上東(社頭)西(社尾)才會平衡,並能保佑居民平安。

檢視較大的地圖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社頭土地公


自清朝以來,社寮島上便有二間福德宮,社頭、社尾各一間。社頭土地公,主祀福德正神。據說,廟中土地公是清朝時社寮島一漁船行至基隆嶼,在島上撿回一塊形似土地公像的石頭,雕供後加以供奉。社頭福德宮位於和平橋下,從橋下不見廟身,只見廟頂。順著階梯而下,漁港景致就在眼前呈現,而社寮福德宮即面港而建。

檢視較大的地圖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萬人堆


是海蝕平台上,一顆顆暗褐色,球狀或不規則突出的砂岩,遠遠望去就像人頭鑽動般,故稱之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海蝕崖


海岸受波浪啃蝕,而成陡崖稱為海蝕崖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風化窗


萬人堆區的深褐色石塊上,不難發現上面佈滿大大小小的洞穴,形似蜂窩一般是為蜂窩岩,風化窗構成過程與蜂窩岩相同,僅窗與窗間分隔板的疏密不同,其形狀彷彿窗櫺般排列而得名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蜂窩石


一種說法為由穿孔貝在硬砂岩上敲擊出小孔,在由波浪侵蝕,使洞口變大變深,某些螺貝或海膽在岩石附著時,分泌液體對岩石產生溶蝕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孔洞,在岩石上密集分布的小蛀洞,形成蜂窩上的孔洞,所以稱為蜂窩石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跌死牛


是伸向岸最前端翹起岩層的一組蕈狀岩,看起來好像一隻牛跌在地的模樣,從跌死牛的西側看,會發現四腳朝天的牛躺在岩層上顯得特別可愛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生痕


古代生物活體所遺留下來的痕跡,包括動物的足跡、爬痕、鑽孔等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海蝕溝



海岸岩石受海水侵蝕,從節理面逐漸切割擴大,而形成一壕狀凹槽,即稱為海蝕溝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地質景觀-蕈狀岩


在一般砂岩層表面會有一些凹洞,當下雨或大浪湧上來時,會使凹洞中浸水,經過反覆乾濕的過程後,岩層中的礦物質、水及空氣經化學作用後,會形成一層暗褐色的薄殼,不易被水溶蝕及風砂風化,當兩旁的岩層被海浪或風、雨溶蝕或風化殆盡後,再經差異侵蝕,就形成了蕈狀岩的風貌了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社寮島地質





社寮島地質屬於大寮層,主要為緻密厚層細砂岩與灰色頁岩所組成,其中抵抗海蝕能力強者便突出為岬;抵抗力弱的就內蝕成為海溝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阿拉寶灣

阿拉寶灣在當年基隆漁業正發達的時侯,吸引了為數不少的阿美族原住民加入捕魚的行列,他們全部聚居在和平島東邊的山坡上,自稱這個聚落為【阿拉寶灣】,即是忘憂而潮濕地方。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番字洞



1661年,鄭成功率軍驅逐台灣南部的荷蘭人,1665年,鄭經在派水陸軍討伐北部的荷蘭人,結果荷人不敵,不得不在1668年撤離社寮島,而在撤離前,還炸毀島上的城堡和工事,據說臨去之前,曾在社寮的岩洞刻字留念,後來被稱為「番字洞」。番字洞位於環山步道與海蝕平台中間,有一片高起的黃色砂岩小山丘的山腰處。
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和平島歷史

西荷時期
1626年時,西班牙人組成一支遠征軍艦隊取路,自巴士海峽,再繞道東海岸北上,遠征台灣北部,首先發現台灣東北角的一處海灣,於是將其命名為San Tiaqo,(即是今天的三貂角),又繼續北上,發現了一個極為安全,且可容納船隻500艘的港口,乃將其取名為Santisima Trinnidad,意即「至聖三位一體」,在經實際測量後,西班牙艦隊便駛入港區,並加以佔領。當時,這個在西班牙人眼中所得的良港,正是今天的基隆港!


日治時期
日本人雖然是以統治者的姿態出現,但卻對各方面的建設頗為積極,就像改良傳統漁港、闢建船塢、興建跨海大橋、整頓島上市容等。
1934年,在島上西南端興築當時台灣最大的海港─正濱漁港,1935年完成橫跨八尺門水道的「基隆橋」(即今日和平橋),接通社寮島與基隆間的陸路交通;1937年,創建船塢,成立「台灣船渠株式會社」,也就是現今中船基隆總廠的前身。


每年農曆七月第二個星期日,和平島居民,都會到南榮公墓祭拜萬善堂的無主孤魂,埋葬該處的亡魂骨骸,包括數百年來開發當地的先民,也有戰死、病死的西班牙、荷蘭人與日本各國將士。在後代居民眼裡,這裡沒有國籍、人種之分,只有同歸一地的和平。

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

關於和平島-島名由來


和平島在清朝前期【康熙雍正年間】的時侯,稱為﹝雞籠嶼﹞或﹝大雞籠嶼﹞,在1870年代時,為了要與東北方海上的﹝小雞籠嶼﹞﹝即今日基隆嶼﹞區隔,以免混淆,於是改名社寮嶼(島),社:是指凱達格蘭族﹝大雞籠社﹞,寮:是指漢人搭建的魚寮。光復之後,社寮島改名為和平島,據說二二八事件時,國軍在此處槍決基隆受捕民眾,曾使當地海面上遍滿浮屍,令人驚懼,遂改名為和平島祈求永久和平之意。
資料來源:文建會-洞窺和平島之美導覽手冊